2016年,既是“网红”兴起的元年,也是“网红”的整治年。去年4月,文化部对违规网络直播平台进行了整治。7月,公安部开展了网络直播平台专项整治工作。11月,国家网信办发布《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》,这些被认为是“网红”治理的具体体现。业内认为,这些规范管理打击了“网红”经济中的虚火,也有助于让真正的“网红”能走得更远。
而“网红”经济的泡沫也开始显现。2016年年底,“papi酱”的投资方“罗辑思维”宣布退出投资。可见,“网红”火爆的更深层次的原因,要追溯到经济层面。
位于浙江杭州的如涵是一家普通的服装制造企业,在其引入“网红”模式之后,公司的销售额开始迅猛增长。如涵的负责人告诉记者:“以食品为代表的半标品和以服装为代表的非标品,未来销售中相当大的比重会是靠意见领袖来推动。”
作为知名新媒体观察者,天奇阿米巴基金魏武挥也从经济的角度分析认为,从未来的几年看,“网红”经济发展的潜力很大,趋势也较为明显。“从2004年到2014年,商业企业互联网上获得用户一次点击的成本增加了10倍,而利用‘网红’的粉丝效应来进行宣传推广,经济上显然更加划算。”
业内人士指出,未来,网红经济将逐渐趋于规范化、广泛化,形成清晰的全产业链,成为主流文化和主流经济的重要部分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