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以来,包括摩拜、哈啰、小蓝在内的多家共享单车企业宣布调价,起步价从每30分钟1元,调整为每15分钟1元,同时月卡、季卡套餐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浮。
对于涨价,用户声音四起,理解反对参半。
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冯天俊表示,从经济学视角而言,涨价可以影响供需关系,筛选出一批愿意支付相对高价格的用户,而这批用户的守法意识和素质也相对较高,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规范用户骑行。
但从本质上而言,最近共享单车普遍涨价,根本原因在于后单车时代,企业面临成本居高不下,无法盈利的致命问题,通过涨价来改善企业盈利状况。“涨价措施治标不治本,根本上来解决规范骑行问题,还是要政府、企业、消费者多管齐下。”冯天俊表示。 互联网分析师贾敬华在微博中表示,2年前,共享单车撒钱给用户,用户基本上是免费骑车。当用户习惯骑共享单车后,先是单车数量减少,然后是价格上涨,不知不觉中,用户已经被共享单车平台绑架了。在资本退场,用户活跃度降低后,涨价恐怕也无法拯救亏损泥潭中的共享单车。 |